找到相关内容157篇,用时43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王恩洋:《佛学通释》上卷(4)

    矢溺狗之美食,蛆之安宅。人见清水,鬼见脓河。诸如是等不须广述。又若已得解脱胜处遍处胜定神通者,随意念力,一切境界无不现前。已得自在智者,随欲转变地等可成金等,皆有实用。已得五分别智者,一切境界皆显现...亦通摄趣生等,随义别立故。所云万法者,法谓事相,每一事相称为一法。事谓业用自性实有;相谓轨式显现可知。故论说言:法谓轨持。持守自性,轨生物解,名为法也。万者一切之异名,万法犹云一切法也。一切法者,如前一切...

    王恩洋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1581964968.html
  • 辩中边论讲要

    无相说。颂曰:  虚妄分别有,於此二都无,此中唯有空,於彼亦有此。  故说一切法,非空非空,有无及有故,是则契中道。  此中虚妄分别,言虚妄者,即虚妄显现,分别者,即此显现之法体。心色等法,皆所显现...非空,谓有虚妄分别显现似相故;无即非空,谓无众生所执二取故。及有者,示心法与心法性之离,由心法之无二取,则心法性即自显现,复由心法性清净无二取,而心法亦自显现也。由是就依心有性边言,即无二取,故非...

    吕澂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482266669.html
  • 大乘法界无差别论讲要

    晴空为重云之所翳蔽。此三毒烦恼皆就众生心行之粗者而言耳。若依隐伏微细言则为随眠无明住地,亦不碍心之向善,喻如日之未出。第五六喻谓因缘不合,一法之起必待因缘,心随根转而显现,亦如世界未成,在六处水火中藏故。佛家三学以戒为首者,所以守护根门(儒者非礼勿视用意亦复相同),盖以六根能埋没此心,使不得显现也。或因缺相顺之缘而显,如云无两,相逢缘现前故。总之,众生之心原与佛之功德相应,但以障故起作用耳。 ...

    吕澂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482366670.html
  • 摩诃衍宝严经讲要

    空相,谓智慧与业烦恼,能治所治,均是离言说自性,故说俱空。二、能所治平等相,谓於能治所治,心无高下,起执着,以二者均离言说无实有性。得平等相,即能对治,如是明来暗除,智生惑去,如实显现,不容存一...非由学生。二超过非所作。经云无不戒,谓种姓虽本有,设无学之增上,亦显现。三超所作加行。经云无威仪,威仪即为学之加行。四超所作非加行。经云无行,谓种姓亦无逢於学之不如理行。五超非所作加行。经云亦无不...

    吕澄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482866676.html
  • 以《宗镜录》为例论永明延寿对唯识思想的摄取

    不见故名为藏。” [42] 这是说,众生虽具如来藏,但在因位住道前,其自性清净为烦恼所覆因而显现出来,但此如来性从“住自性性至至得性”其体不会改变。其三,&...很大的影响 。本文打算全面地阐述《宗镜录》在佛学思想和修行实践等方面的意义,仅以《宗镜录》中所体现出的唯识学思想来一窥永明延寿佛学思想之一斑。 [1]   一、“一心”说与...

    杨维中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542867027.html
  • 评新唯识论者之思想

    万法?曰:本体至寂而至妙,至圆而至神,圆寂故清净本然,神妙故化生不测。故非僵带枯槁之物,而实活泼流行之体也。此本体既常活泼泼地流行不息,故为生化之机。然此活泼流行之化机将欲显现其神用,不可凝聚以成形...的一元论者,则难以解于物质世界之形成。元者体也。本体既为现象之本体,现象不过本体之所显现。本体既一;现象如何得殊?答者曰:本体虽一,现象不能殊,此所谓一本万殊是也。犹之乎水之与沤,金之与器,沤虽无量...

    王恩洋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580767233.html
  • 萨迦班智达生平、事业简介(2)

    。”于是陈列会供。其后,依勤勉而深远之道力使秘密处见显现,具有顶髻美丽超群,眉间之白毫相如右旋海螺等功德。十一月七日,在幻化寺参加法会之众人皆听到各种妙音。彼等问:“此为何故?”答:“请你们勤力祷祝... 其后,法王萨班为阔端做了狮子吼菩萨之仪轨,使阔端从病魔中解脱出来。故阔端甚是信仰,曾多次向法王萨班请教大乘之发心等博大精深之教法,僧众对法王亦非常拥戴。从此,既不同语言又信奉佛教之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121167946.html
  • 中国唯识古学心性论思想的主题

    常应于阿黎耶识及阿陀那识求解脱”。不过,此论对于此“阿黎耶识”之性质并没有给定统一的说法。卷三讲到“因缘”有“三相”,谓其中的“自相”亦有三种:“一者报相,名色共阿黎耶识生;二者彼因相,是名色离彼,依彼共生故;三者彼果次第相,入‘六入’乃至于‘有’”。从此段文字看,阿黎耶识似应为杂染的。但同书卷十有言:“善住阿黎耶识真如法中”,卷十一曰:“自性染相,如经心清净相故”。从这二处文字看,阿黎耶识又...

    杨维中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300169208.html
  • 唯识学上转依义

      真实,显现显现现前住故,乃至六地」,就是说从初见道  乃至第六地,中间都名通达转。  修习转----承前转而来,从第六地起至第十地。其理如  论﹕「谓犹有障,一切相显﹔真实现故」。  46页 ...辨「  唯识相」的一部分﹔而「唯识变」,和,「赖耶识」「种现  熏持」等又为辨唯识相中之谈理最精,说事最切者,故近年  来出版唯识学的著述,无论长篇或短品,其思想的重心,  是「三能变」义,便是「...

    慧海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150871201.html
  • 无着的学说

    分配三分。所以分别性得势显现时,真实  性即覆蔽而彰,即依他性亦覆蔽显;真实性得势显现时  ,分别性亦覆蔽彰,而依他性亦然。分别性和真实性的区  别,其转移完全在乎依他性;而依他性是亦有亦无,...  其系属于熏习种子或净品净品的二种,性无一定。对于这  个,分别性是依依他性上的似尘显现,是乱识;实际,唯  是识体上的似尘诸法。所以有意识分别,发生着无量的相貌  ,是颠倒法生起的原因,而无自...

    昙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151571214.html